已有13428人订阅了新闻
大陆赛马网 > 行业协会 > 行业人物 > 徐志博:挽救濒危“黑龙江挽马”的青春

徐志博:挽救濒危“黑龙江挽马”的青春牧马人

2014-11-20 07:17:17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黑龙江日报

徐志博是鸡西一个矿工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喜欢动物。特别是他的姥爷当过骑兵、经历过战争,给他讲过许多马的故事,更让他从小就对马情有独钟。高考填写志愿时,徐志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

大学毕业,徐志博放弃出国机会,选择了山东蓬莱的一个马场,做配种师和兽医。由于工作优秀,不久他就被调任天津一家国际马术俱乐部,并晋升为总经理助理。

促使徐志博放弃优越工作、回乡创业的直接原因,是一个“黑龙江挽马”的故事。1953年,我国从前苏联引进苏维埃重挽马,下分给黑龙江各马场繁育。改良后的“黑龙江挽马”克服了原马种蹄小负重轻的弱点,在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创业时期,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乡村大部分运输任务,都是由“黑龙江挽马”完成的。那时,鸡西矿区的千尺井下也奔跑着“黑龙江挽马”的运输大军。

徐志博的老家在穆棱河畔,“穆棱”的满语就是“牧马”的意思。近年来,“黑龙江挽马”濒临灭绝。“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真的灭绝了,我们会悔恨终生!”

挽救濒危的“黑龙江挽马”,就要选最优良的种马,需要投入五六十万元。父母把家里一处房产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远在大庆的姨家条件好些,一下借给他13万元。看着父母亲友东拼西凑起来的钱,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成功。

经多方打听,徐志博得知吉林农安有挽马繁育场。大年初七,75岁的姥爷陪他踏上寻找“黑龙江挽马”的祖代——苏维埃重挽马的漫漫旅途。

没有具体的地址和电话,到了农安,大冷的天,他们只能一边走一边问。历尽周折找到了挽马繁育场,却遭到场长的婉拒:“这些马,我们自己都不够,要是卖了,我们还怎么保种繁育啊……”

徐志博和姥爷风餐露宿,继续在农安找马,一家马场没有,再到另一家去找。在冰冻的农安乡村原野上,希望与失望,一次次引领着一老一小越来越沉重的脚步。

10天后,他们实在没辙了,只好再次扣响了挽马繁育场大门。姥爷说:“你就卖给我们几匹吧,这孩子就是喜欢马。再说,我们不是贩马的,也是为了繁育保种。”或许被一老一小的真诚感动,场长答应第二天给他们答复。那一夜,他彻夜未眠。第二天,场长打来电话说,上级领导终于同意卖给他们4匹马。

为了减少开支,徐志博凡事亲力亲为:早上4时30分起床,喂马、粉草、挑水、放马,夜里喂完马,已是凌晨2时。“每个马驹,都是我亲自接生,扒胎衣、断脐带、打针、上药、喂母乳、辅助排胎粪……”徐志博一干就是六七个小时,经常被马喷了一身的粪,或是顶着满头杂草,累得哈欠连天。

“黑风”是这个大家庭里最优秀的“男子汉”,肩高1.8米、身长3米,一袭黑衣。这是一匹纯种苏维埃重挽马,承担着挽马繁育基地“传宗接代”重任。不到一年半,经“黑风”配种基地已繁育4匹纯种马、8匹杂交黑龙江挽马,远销山东、天津、辽宁等地马术俱乐部和影视基地,创造价值60多万元。如今,基地已繁育出马驹12匹,待产母马还有8匹,养殖效益初步显现。为了扩大挽马种群,徐志博决定为困难农民的马匹免费配种。消息一出,附近农村,甚至林口的养马农户,都慕名而来。仅去年就免费配种42匹,减轻农民费用3万余元,直接给农户带来效益5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周边已经发展了13家养马户,其中最多养马9匹。


相关新闻:

东北挽马:铁岭挽马、吉林挽马、黑龙江挽马

http://www.daluma.com/static/kaoji/c_3207.html

23岁痴情牧马人:放弃优厚待遇 投身黑龙江挽马保种繁育

http://www.daluma.com/static/daluxinwen/c_3209.html

 1  




关于我们 | About Daluma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咨询/合作/投诉:daluma@daluma.com

Copyright ©2010-2020 dalu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60175号

京ICP备15055683号-1

{literal}

{/lit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