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0414人订阅了新闻
大陆赛马网 > 即时资讯 > 即时资讯 > 其他城市怕了么?上海2025年要成全

其他城市怕了么?上海2025年要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马术重点提及

2019-02-27 14:01:41 来源:新华社

前不久,上海多所小学成立马术队,开拓体育育人全新“试验田”(点击查看)引起很多外省市的关注和议论。新华体育记者2018年底在北京、江苏、上海、福建做了中国体育产业深度调研,以下是记者在上海对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做的访谈实录。其中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写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比较小众的如F1、斯诺克、马术赛等,都是明确重点要发展的领域。

上海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

新华社记者(以下简称“记”):上海既是我国经济金融中心,也是体育重镇。依托经济支撑和口岸优势,上海的体育产业发展情况如何?

徐彬(以下简称“徐”):严格意义上说,上海的体育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才起步,当时有了较完整的概念,也出现了一些引领的企业。党的十八大之后,上海的体育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国务院46号文发布之后,体育产业的发展环境显著改善,社会资源参与体育发展非常踊跃。

2014年至2017年,上海体育产业的总规模年均增长18.2%,是上海GDP增速的两倍多,体育产业相关就业人口将近30万人。从全国体育产业发展情况看,上海体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不是很大,但结构肯定是最好的,因为上海体育产业中的服务业占比达到了三分之二,说明体育产业的发展质量和稳定性很高。2017年上海市民人均体育消费2460元人民币,占人均消费支出的6.2%,说明上海市民的体育消费持续向好。

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写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有三个维度,一是体育赛事之都,二是体育资源配置中心,三是体育科技创新平台,我们目前正在朝着这个目标迈进。

记:上海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中,有哪些做法和特点?

徐: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作为体育主管部门,我们把具体的活动、赛事尽量都交给市场去运作,我们主要抓政策方面的设计、把控和引导,通过深化改革,既营造好的体育发展氛围和环境,又深层次地释放企业和个人参与体育运动和消费的活力与创造力。

具体来说,一是抓政策。持续加强保障,创新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着力提升体育产业功能,扩大体育产业供给,优化体育产业发展环境。我们制定了“体育产业30条”,这是把上海“文创产业50条”的成果充分吸收后,根据体育产业特点和我们了解的实际情况梳理之后出台的。这一政策明确了体育产业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即2020年上海体育产业总规模2000亿元左右,2025年达到4000亿,成为世界体育产业的发达城市。

二是抓机制,上海体育产业工作机制基本健全。2015年成立了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联席会议,20多个部门成为成员单位,对协调推进相关体育产业起到了积极作用。2018年是上海体育改革的大年,上海体育局局属事业单位的编制从4000个减到3100多个,减少的是竞技体育领域,保留了竞技训练管理,并将文化教育、后勤保障从原有架构中剥离,集中资源做好竞技体育的训练和备战。另一块是体育场馆管理,历史上建一个体育场馆就成立一家事业单位的模式不可持续,我们成立了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主要做规划、建体系、定标准,场馆运营选择市场化模式,交给有经验有条件的企业或机构来运营。

三是抓重点,明确重点领域的发展。我们在竞赛表演业和休闲健身业两大门类中要培养扶持一批骨干企业。从赛事角度来说,上海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重要赛事,比较大众的如足篮排职业联赛、网球大师赛、NBA中国赛等,比较小众的如F1、斯诺克、马术赛等。发展以电竞为代表的互联网+体育,上海已经出台了《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未来会加强第三方赛事平台的打造。

四是抓平台,让上海体育产业功能平台逐步完善,包括体育资源的交易平台、体育产业重大项目服务平台等等。我们创办了体育资源配置上海峰会,未来还将争取把全国体育资源交易中心落户上海。我们还在研究体育产业的投融资平台,充分利用好上海的城市资源和辐射效应,鼓励更多的商业赛事落户上海。长三角有不少体育产业的投资基金,我们通过和一些大的基金建立联系,引导资金理性、健康地支持体育企业的发展,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

五是抓融合,从办体育向管体育方向转变,从小体育向大体育方向转变,从传统体育向“体育+”方向转变。特别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加快,体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三角的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基础是比较好的。

记:体育产业的发展,核心资源之一是场馆,而上海作为一个直辖市,可谓寸土寸金。如何打通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民众呢?

徐:改革,向着更优化的目标去改革。市政府也有明确要求,前面我也提到一些,比如历史上建一个体育场馆就成立一家事业单位的模式不可持续。我们成立了上海市体育场馆设施管理中心,主要做规划、建体系、定标准,场馆运营选择市场化模式,交给有经验有条件的企业或机构来运营。比如上海的久事体育基础好,我们就把包括徐家汇体育公园、东方体育中心在内的一些体育场馆通过委托运营协议交给久事运营。契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我们在委托运营中把底线和标准守好,一些具体的经营方式方法可以交给久事去创新尝试,来提升场馆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如促成体育场馆对社会的公益性开放等。我们希望通过与久事的这次尝试,形成一整套优化流程,做成范本,进而使大部分场馆慢慢地开始采用这种模式,使得整个上海的体育基础设施都实现标准化、智能化,更好地服务老百姓。

我们去考察过北京的五棵松体育馆,我觉得他们的整体运营做得非常不错。五棵松被打造成了围绕篮球主题形成的融合性商圈,企业、商家、俱乐部、球迷等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实现了共赢。

记:您认为上海体育产业的发展还面临哪些问题?

徐:其实问题不少,老问题解决了,还会有新问题,这是个动态的过程。比如说,上海体育企业中,中小企业多,大企业少,龙头企业更少。耐克、阿迪的中国总部在上海,但主要还是围绕着制造业的体育用品销售。我们希望服务性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服务品质和品牌。

再比如说,赛事这块我们跟欧美发达体育城市相比也有短板。从上海的精品赛事来说,真正稳定盈利的并不多。我们盈利主要依靠的是赞助,其次是票房。而国外的精品赛事,有近一半的收入是出售媒体转播权,但转播权在中国很难卖出价格,原因大家也都清楚。因此,中国的竞赛表演业生存环境还是比较难的。还有比如能源政策难以落地,现在很多体育公益性场馆,水电燃气还是按商业价格,中小型企业运营上有压力,我们也希望通过努力,帮助他们纾解压力。

记:如果选一个最让人期待的上海体育产业的具体发展点,您有推荐吗?

徐:有,其实有不少的。挑一个举例的话,那就选城市运动中心吧。城市运动中心,City Sports Center,简称CSC,这跟市民健身中心的思路不同,它应该算运动健身中心的3.0版本。我们希望通过体育企业和大型园区的合作,围绕某一地标场馆,做成市民们可以带上朋友和孩子周末去待一整天,可以各取所需、各得其乐的地方。CSC对周边地区的吸引力会有提升,这个或许将来会成为上海的一个品牌。

 1  




关于我们 | About Daluma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咨询/合作/投诉:daluma@daluma.com

Copyright ©2010-2016 dalum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60175号

京ICP备15055683号-1

{literal}

{/literal}